朝阳市中心医院

健康科普
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2022年4月15—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卫生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将癌症防治纳入国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恶性肿瘤分两大类:“癌”,肉瘤。人体除了头发、指甲之外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目前已知的恶性肿瘤有200多种,其中癌症占了80%以上。近些年,我国癌症年新发病约390万人,死亡约230万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在尚未找到引起恶性肿瘤的原因,不能“精准”预防的情况下,我们要立足增强抗癌力量,降低患病风险,从以下方面开启自我防癌第一关。
吃:吃对了可以吃出健康,吃错了将吃出癌症。多吃新鲜、质量好的蔬菜、水果、大豆(含制品)、奶类特别是酸奶,及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和维生素 B 族。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常吃含有丰富的抗氧化作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并能起到防癌作用的食物。饮用足够的水。一定要吃早餐。老人宜少吃多餐,每餐吃七八分饱。食品烹饪方法和吃法对。食品进食顺序正确。有的食品,如红薯要连皮一起吃。因为它的营养价值、抗病能力就在皮层。饮食宜粗不宜细。
睡(睡眠):成人睡眠一天7~8 小时。还要睡好“子午觉”。晚上 11 点至次日凌晨 1 点为子时,叫子觉。这个时候最能养阴,也是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利于养肝。白天上午 11 点至下午 1 点为午时,叫午觉。这个时候是“心经循行的时间”,午睡后,使心血管系统舒缓,为健康“充电”。
乐(乐观):心情愉快、乐观豁达、心平气和、笑口常开能增强机体活力,从而提高免疫力,并减少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
动(运动):每天至少做三十分钟的有氧运动(做到心跳加速即可)。如果每周做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
晒(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能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吞噬细胞活力等。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左右是晒太阳的最好时间。每周晒3~4次,每次10~20分钟。
按(按摩):按摩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常用穴位有曲池穴、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重点肾经涌泉穴(脚心中央凹陷处)、心包经络劳宫穴(手掌心凹陷处)。
避(避免致癌因素):做到“八个不”。
1、不吃变霉、变味、隔夜(指连续 8 小时)的食物。食品潮霉变后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隔夜的熟白菜和酸菜,会在体内会转化为致癌的亚硝酸铵。
2、不吃腌制、烧烤、熏制、油炸食品。腌制过程中可产生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烤焦后的食品含有强致癌物苯丙芘。熏制、煎炸中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
3、不要“憋”大小便。“憋”大便“憋”出大肠癌。憋尿会诱发膀胱癌。
4、不要吸烟,不喝酒。吸烟可在肺、鼻咽等器官引起40多种癌症。每天吸 20 支香烟的人,连续吸烟二十年者,癌症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高 4~5 倍。酒,主要成份是乙醇。乙醇及其直接代谢产物乙醛,为“1 类致癌物”。重度饮酒者,患胃癌、肝癌等癌症风险显著升高。
5、不要接触厨房里的黑烟,不要接触有放射性的物质。
6、不要用有毒的塑料、不用洗衣粉擦洗餐具、茶具或食物。
7、不要太胖。超重和肥胖会增加 10 类常见癌症的患病风险。
8、不要气、急。过度的情绪反应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会气出肿瘤!
治(及时治疗):有些癌症与炎症有关,忽视治疗可引发癌症。例如,人类疱疹病毒 4 型感染可发展成鼻咽癌;乙肝、丙肝可转成肝硬化再转化为肝癌;长期结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炎可发展为肺癌。
查(体格检查):自认为健康的人作癌症筛查,治疗后的癌症患者作定期复查,以早发现(初发、复发转移)、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病死率。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页面版权归 朝阳市中心医院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锦州 辽ICP备200002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