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4星期二 阴小雨
转眼间,辽宁省朝阳市对口援助青海医疗小队来到泽库县医院进行医疗帮扶快一个月了。
一个月前,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援青医疗队带着院领导的嘱托,驱车5000千余里地来到青海省泽库县医院。在这里一天会经历春夏秋冬,明明是晴空万里,突然间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不知不觉又艳阳高照,高原气候真是变幻无常。每天上班都会看到那高山上飘荡的五彩经幡,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牦牛,羊群。头顶上清澈的蓝天,恣意游走的白云,街道两旁浓郁的藏民风情建筑。此时不由感叹我们的祖国真是山川万里,风光无限。
一个月来援青医疗队员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高原反应,乏氧、心慌、气短、恶心、头痛,失眠等。但是想到自己的初衷,想到自己的责任,想到领导同事们的嘱托,援青小组队员没有退缩。
泽库县医院由于地处海拔3700米左右的高原,这里上班时间是8:30,援青小组队员每天不到8:00就早早的来到医院。病房还是一片寂静,偶尔能看见一两个藏族同胞在虔诚的朝拜。这时队员们首先查看一下病房整体情况,由于语言不通,无法做过多交流。早会后,队员们与县医院的同事们一起床旁交接查房。
泽库县医院大约有职工200多人,临床科室有妇产科、内儿科、外一科(骨科)、外二科(普外科)、急诊科、手术室、藏医科、及相关门诊,医技科室。医技力量相对不足,张晓莉,刘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各科室涉及循环,呼吸病情的患者给予极大帮助,填补诊治空白。只要各科有需要,他们第一时间到位,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分析,充分尊重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得到各科同事的认可。
由于马院长近两年大力开展腔镜技术,麻醉科的需求增加。泽库县医院目前一位麻醉师下肢外伤,每天需要拄拐工作;一位麻醉师为返聘人员,年龄相对大,体力不足;一位麻醉师资历较浅,全麻技术不成熟。作为小组唯一的一位麻醉师,王强任重道远,扎西东周院长希望王强在院期间能把他们的全麻力量带出来。自来到泽库一月来,王强已完成多例手术。夜间急诊,周六日休息,只要需要,王强二话不说,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医院。他知道,麻醉科需要他,泽库的同胞需要他,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援青小组长张建英年龄最大,工作经验丰富。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她每天早早来到病房,首先查看病人情况,病房管理情况,查看护理人员工作状态,针对临床工作提出中肯的建议。对护理工作的院感问题,护士的职业防护,护士的理论培训,给予多方面的帮助。与护理部主任促膝交谈,互相探讨剖析,纠正了若干偏差,规范了若干工作流程。一月来,完成了腹腔镜护理,套管针正确留置,除颤器操作,心电图基础及心律失常护理,正确给药,心肺复苏六项培训,极大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护理同行的好评。
一月来,大家每天除了工作外,还要适应这里的生活,饮食以及想家的感觉。队员的宿舍与医院相距约5里地,没有公交车,出租车也很少,每天要步行上下班。医院的饭菜不适合队员的习惯,有时只能对付一口,周六日自己改善一下。最不能容忍的是几乎每天都失眠,甚至靠安定来解决。思乡之情亦难熬,刘伟医生每天和不到3岁的孩子视频,孩子的哭声时时牵扯母亲的心。王强医生新婚不到一年,又是怎样的不舍。张晓莉医生正在热恋中,距离真的会产生美吗?张建英年迈多病的父母,时时需要儿女的照料,又是怎样的牵挂?
是的,他们是父母的儿女,是儿女的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恋人,更是一名白衣天使。当看到藏族同胞需要他们的帮助获得健康的眼神,高原上的一切不适荡然无存,都不重要了。有的只是想踏踏实实做事,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这些人。他们要用赤城 的仁心,高超的技术,奉献的精神,让爱撒满高原。这里虽然缺氧,却不缺信仰,不缺感动,作为一名白衣天使,他们的汗水洒满高原,青春奉献高原,浓墨重彩书写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