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 武卫民主任医师
随着中国整体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岁月不饶人,时光的印记——老年斑也悄悄留在了老年人的面部等平常裸露的皮肤上,见证着人生的沧桑。在我们的生活中对老年斑已司空见惯,但是,您真的了解老年斑吗?再或者,老年人脸上长的斑都是通常意义上的老年斑吗?
老年斑,又被称为“寿斑”、老年疣、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乳头状瘤,好发于头面部、背部及手背等部位。老年斑大多发生于40岁以后,开始为淡褐色斑疹或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略呈乳头瘤状,随年龄而增大,数目增多,直径大多在1毫米至10毫米之间,大者可达数厘米,境界清楚,表面呈乳头瘤样,可形成油腻性痂,痂容易刮除。有些损害色素沉着可以非常显著,呈深棕色或黑色。老年斑可以单发,但通常多发,多无自觉症状,偶有痒感。其实,老年斑并不是一种皮肤病,而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展缓慢,极少恶变。但老年斑与一些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在临床表现上非常相似,而后者在老年人身上高发,且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夺去老年人的生命,需引起高度重视,注意鉴别,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这也是撰写本文的意义所在。那么,哪些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需要与老年斑相鉴别呢?
首先是皮角,皮角是一种临床病名,多于脂溢性角化病等的基础上发生,由于病损处角质物异常增多而形成突起状角化性皮损,形似动物的角。经常日晒的老年人多见,最常见于面部、头皮、颈、前臂和手背等曝光处。曾有报纸报道百岁老人额部长了6cm长的状似羊角的皮角,看来大家爱开的玩笑——人头上长角也不是不可能的了!皮角为单发或多发,小如黄豆,大如羊角,常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有的呈弧形或分支如鹿角状。角突表面光滑,基底部较宽且硬,呈肤色、淡黄或褐色,其角质团块至少为其最大直径的一半。皮角病程缓慢,无自觉症状,但其属于癌前病变,10%左右皮角可癌变,如在基底部出现潮红充血而有浸润时,往往考虑为恶变的先兆。对其治疗主要为局部手术切除,如病理检查有癌变,则需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老年斑发生炎症或受刺激时的病损可类似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或恶性黑素瘤,必须与之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为来自皮肤基底细胞的恶性肿瘤,基于它有较大的破坏性,又称侵袭性溃疡。多见于老年人,它与日光照射有密切关系,所以好发于颞部、鼻部、眼睑、颈部等裸露和突出部位。开始是一个皮肤色到暗褐色浸润的小结节,较典型者为蜡样、半透明状结节,有高起卷曲的边缘。继之中央开始破溃,结黑色坏死性痂,中心坏死向深部组织扩展蔓延,呈大片状侵袭性坏死,可以深达软组织和骨组织,基底及边缘常有黑色色素沉着。基底细胞癌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转移率较低。治疗可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和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敏感,可采取放疗,患者痛苦小,乐于接受,最适于高龄老年人。
2、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是发生于表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多见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面部皮肤、唇部、口腔。皮肤鳞状细胞癌早期是红色硬结,以后发展成疣状损害、浸润。鳞癌在外观上常呈菜花状,有时癌组织发生坏死而脱落形成溃疡,产生恶性臭味。若癌细胞向深层发展则形成侵袭性生长,癌细胞也可向淋巴结及脑、肺、肝、骨等远处转移,形成继发肿瘤。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早期根治性切除就可,中晚期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为好。
3、恶性黑色素瘤:是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肿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表现为色素性皮损在数月或数年中发生明显的改变,临床症状包括出血、瘙痒、压痛、溃疡等。恶黑的症状与发病年龄相关,老年患者一般表现为皮损出现溃疡,通常提示预后不良。皮肤恶黑虽然发病率低,但其恶性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电影《非诚勿扰2》中孙红雷饰演的角色李香山,因为脚上的一颗黑痣发生了恶变未及时就医,被恶黑夺去了生命,让人唏嘘不已。电影播出后,医院多了好多来看黑痣的患者,足见恶黑对患者心理造成的恐慌。治疗上对早期未转移的损害应手术切除病灶,还应切除受累的淋巴结。对于发生广泛转移者可采用联合化疗和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很大的前景。
拥有健康幸福的老年生活是每一位老年人的美好愿望,掌握头面部皮肤肿瘤的相关知识,关心自己身体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注意区分老年斑和恶性肿瘤,并及时到医院请相关专业医生会诊,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让自己的夕阳生活永远最美、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