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中心医院

医院新闻
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受灾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总人口4000多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全国乃至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性记忆。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后一周是防灾减灾宣传周。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做出了防治灾害的原则性规定。在此基础上,我国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保护法》《气象法》《防震减灾法》《消防法》《防洪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等。此外,不少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也对防灾减灾做出了相关规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灾害风险”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延伸。环境灾害、流行病、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变化等新兴风险提出了新挑战。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利益攸关方的广泛合作与深度参与将成为未来减轻灾害风险的主要模式。防灾减灾现已成为社会共识,成为个人或群体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组成部分。
至今年5月12日,我国已经历经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每个防灾减灾日都有自己的活动主题。2009年为“关注生命安全,加强防灾减灾”;2010年为“减灾从社区做起”;2011年为“防灾减灾从我做起”。2012年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2013年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2014年为“城镇化与减灾”;2015年为“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2016年为“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2017年为“减轻社会灾害风险 提升基层减灾能力”;2018年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2019年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2020年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2021年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这些活动主题围绕防灾减灾的性质、原则、观念、组织、工作重点等等进行了概括性描述,为每年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明确了工作方向。通过这些活动主题,我们还可以看到多年来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的脉络。
在全社会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医疗机构肩负重要使命。因此,每年的“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院都在市卫健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多个科室积极参加宣传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在院内、院外、街道、社区等多种场合,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开展贯彻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普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传染病等防范知识、提升群众风险意识等活动;组织全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派出专业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参加市政府组织的消防演练;为消防官兵提供医疗应急救援培训;修订各类应急预案等等。
树立风险理念是安全发展的基本要求;培育风险文化是提升防灾减灾成效的必要措施。风险文化是高于物理实体防灾减灾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畏惧文化、预防文化、防灾文化、应急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不管是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还是医院员工,我们都有义务自觉树立风险理念、主动接受风险文化。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页面版权归 朝阳市中心医院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锦州 辽ICP备20000267号-1